“茅台院士”吓崩股王?
牛年第一个交易日,许多人预期中的开门红没有出现,倒是贵州茅台股价扑街了。

相对于过去几年的持续上涨来说,贵州茅台今天下跌5%,从长线来看不算什么,但贵州茅台成为目前深陷舆论的漩涡倒也不假。
有人认为是贵州省科技协会推举贵州茅台工程师王莉成为院士,这个事情对于股市的效果,和2020年初的故宫大G女有得一拼。有人揶揄,屠呦呦、颜宁等诸多学术界的优秀人才都没有入选院士,“酱香型科技”人才入选院士,无疑是冲淡了“院士”的含金量。还有投资者开玩笑,酿酒的都能当院士,卖油条的、养猪的也都有机会成为院士,都能看到生活的希望。
不过,客观来看,或许“贵州茅台俱乐部”涉及不少蚂蚁金服股东,才是导致贵州茅台股价下跌的核心所在。
如果记忆力好的投资者应该还记得,在2013年白酒塑化剂叠加限制白酒“三公消费”后,白酒行业开启了几年的漫漫熊途。这次贵州茅台股价的跌倒,是个开始呢?还是一阵风?现在还不好下定论。
让人好奇的是,高价白酒股扑街后,低价白酒股会不会出现投资机会?毕竟,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感觉国内逛超市的时候,看到红星二锅头的出现频率似乎比贵州茅台多了不少。
经历今天市场的表现后,盘前预期牛年开门红的观点,纷纷又被打脸了。
华鑫证券策略报告《策略日报:A股节后首日大涨可期待》,国盛证券《跨年行情:全球共振,再攀新高》等均看好春节后A股的开门红行情。

可惜,事与愿违。
不过,也并非所有券商研究报告都不靠谱。
2月17日,财信证券的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,顺周期板块机会较大》研究报告倒是蛮有前瞻性提出了,顺周期板块会受益于全球宽泛的流动性。

从今天A股盘面上来看,有色金属等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出现大幅上涨。云南铜业、洛阳钼业、华友钴业、铜陵有色、紫金矿业和江西铜业等出现在主力资金净流入前20名中,紫金矿业、江西铜业等更是出现强势涨停。
随着通胀预期高企,有色金属板块大概率一时半会不会退烧。除了和铜有关的上市公司外,稀土板块同样值得重点关注。
经历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投资者应该有印象,当年市场上也有类似稀土限制出口的说法,并催生了包钢稀土(现在更名为“北方稀土”)的大行情。现在,市场上又出现了类似的说法。

有市场消息称,国内稀土出口将会出现紧缩,在此情形下,牛年第一个交易日稀土类公司股价或许会出现集体上涨。毕竟,稀土作为军工和新能源领域的战略性资源,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。根据中泰证券研报显示,从产量分布来看,2019年全球稀土矿产量为21万吨,其中我国为最大的稀土生产国,占比达到63%,美国、缅甸、澳大利亚产量占比分别达到12%、11%、10%。

A股上市公司涉及稀土业务的主要有北方稀土、盛和资源、广晟有色、五矿稀土和厦门钨业等5家公司今日股价悉数上涨。其中,盛和资源强势涨停,北方稀土上涨7.35%,广晟有色上涨6.12%、五矿稀土上涨4.62%、厦门钨业上涨8.64%。
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上述股票大多数都是高开低走,收盘走红,后市是否能够确定上涨趋势,仍需要进一步观察。
2020年A股主要是消费和医疗股唱主线,在2021年的投资组合中,老玩童财经主要是看好科技板块优质公司,并配备相应的消费类、房地产、医药等少数优质公司。从年前建仓情况来看,牛年第一个交易日,该组合下跌0.23%。其中,中芯国际今日涨幅最大为7.24%,万科A、飞科电器等涨幅超过3%。稳健医疗跌幅最大,收盘下跌4.85%。


从今日盘面上来看,感觉消费类电子产业、有色金属、保险等板块出现回暖迹象,后续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,值得投资者关注。
很多读者朋友都在问,如何系统性地学习公司研究的知识,笔者推荐李杰写的这本《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》,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