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:书生夜遇狐媚,先生嫁女来相助
河西村有一个姓冯的老头,家里只有一个儿子,名字叫做冯瑞,身体弱不禁风,但是老冯头很喜欢他这个儿子,冯瑞到了十八岁,因为家里比较穷苦,也没有媒婆上他家里说亲事,冯瑞因为要参加当时举行的乡试,并未把娶妻这事放在心上,而是一心扑在学习上。一天晚上,冯瑞正在房间里书桌上写文章,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,身姿苗条,皮肤白皙,她看到冯瑞写得文章,拍手称赞到:“真是好文采!”冯瑞料想她一定是狐狸幻化的女子,不予理睬,可是从此以后那女人时常过来,有时握住冯瑞的手,有时依偎靠在冯瑞的肩膀上,有时想尽办法挑逗。从女子的肌肤、容貌和身体传来沁人心脾的清香,日子久了冯瑞也被撩拨得难以自拔,很快就与这个女子共度云雨。
女子也不隐瞒自己是狐狸的事实,一个多月后,本来就弱不禁风的冯瑞身体就更加疲惫不堪,没有精神,老冯头看到儿子渐渐消瘦,就追问他怎么回事,冯瑞对父亲说出了实情,可是无奈不能把狐女打发走,愁容满面。一天,一个自称会道家法术的老人来到了老冯头的家里,十分和蔼可亲,说:“我家住西山,从小就学习道家的法术,擅长驱除妖媚。”老冯头就赶紧把儿子的病情告诉了老人,请求老人帮忙消除灾祸,老人说道:“我就是为这事来的,不必担心。”说完,只见老人竖起手指头在一盆水上画了符,又念了一会咒语,然后把水洒在屋子的各个角落。老冯头很感谢老人,老人说:“你儿子的灾祸恐怕没有那么简单,因为我在这,所以狐狸吓得不敢来,可是如果我走了,狐狸还会回来的。并且会更加放肆。”听完老人的话,老冯头更加着急,求把老人想个万全之策,老人接着说:“不如这样吧,我有个女儿,还没有成亲,和你儿子年龄差不多大,她也会法术,这样趁我不在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你儿子的护身符。”听到这里,老冯头高兴地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第二天,老人穿着簇新的衣服,几个人抬着轿子来到了老冯头家里,然后从轿子里扶出一位姿色艳丽的女郎,体态轻盈,身姿婀娜,大方的拜见老冯头,老冯头和老人看着两个孩子完成了婚礼,送入了洞房,老冯头安排老人也住在了家里。半夜时分,忽然听到门外很猛的敲门声,老冯头开门看到了老人所驱除的狐狸又回来了,老人也随即起身走了出来,对狐女说道:“你是来送死的吗?”狐女愤怒的说道:“你也不过是一只西山的巨蛇罢了,竟然谎称自己是道人,还替自己的女儿找男人,你不觉得无耻吗?”老人听后怒不可遏,口吐长舌,锋利如剑,直向狐狸的脸上刺去。狐女随即倒地,显出了原形,嘴里还说着求饶的人话。老人说:“今天按说不应该饶你,可是今天是我女儿的大喜之夜,为图个吉利,我的厉害你已经知道了,就赶快滚吧。”狐狸这才惊慌逃窜,而老冯头也吓得不知所措。
翌日,老人、老冯头和女婿在一起喝茶聊天,忽然跑来一个狐精同伴,化成妖僧,扬言要铲除妖孽,进屋后,席地而坐,闭上双眼双手合十,嘴里喃喃地念着咒语,老人见状笑着说:“你有别的本事吗?”说完,就用烈火把妖僧团团围住,像烤乳猪一样,妖僧吓得抱头鼠窜。狐女听说了同伴被老人用火烧了,就气不过,愤怒之后,就把老人给告了,并给了当地县官大量钱财,更用妖术相威胁,县官惊恐不已,答应了请求。县官排除了差役把老冯头父子给抓进了监狱,要判他个妖法罪,当差役来到冯瑞家时,冯瑞对妻子说:“你父亲为我驱除妖魅,现在却得罪了人,我不害怕,可是因为我连累了他们,是在有愧啊!”妻子也不禁哭涕了起来,老人对冯瑞说:“傻孩子,不要泄气,你只管跟着差役走,下面的事我来处理。”
第二天,县官要审问冯瑞的时候,老人出现了,只见他走到大堂之上,挺立不跪,看着县官哈哈大笑,舌头时不时伸出嘴外几尺,县官看到这一幕,就问老人:“你是何方妖孽,竟敢如此猖狂?”老人回答说:“回大人,我是西山一千多年的老白蛇,从不危害生灵,因此上天不能雷霆劈我,也不能用仙法伤我,我虽然是蛇,但精神实质已经为人,并且以后会成为神仙,我看你虽然道貌岸然,其实本质不过是个兽。”说完,从袖子里取出一篇鳞甲,大如盆,明如镜,说:“这是宝物,请大人当作礼品收下。”
县官拿起鳞甲一看,只见里面出现了一个长长的驴头,县官摇了摇头,驴头也摇了摇头,他赶紧扔掉了鳞甲,掉在地上的鳞甲顿时消失了。县官明白这是老人在嘲笑他,忍不住开始骂,老人说道:“这就是所谓的驴子,自认为能一鸣惊人,但一看见草料,就俯首帖耳受人摆布,你受朝廷重用,镇守一郡,却连兽类都不能制服,反而加罪于良民,你是多么愚蠢。”说完,县官觉得脸如火烧,惭愧不已,当堂释放了冯氏父子。事情过去了,老人告别了冯氏父子和女儿,不在回来了,狐女也十分敬畏老人的女儿,再也不敢轻视。
注:本故事系原创虚构民间故事,借古喻今,以事明理,且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,配图均来自网络,侵权必删,喜欢故事的朋友,记得关注和收藏。谢谢!